春秋七十正风华,二甲殊荣满杏林。历史的脚步清晰凝重,记忆的底片定格在战火纷飞、硝烟弥漫的年代!
公元1945年10月,黄骅市人民医院在抗战胜利的锣鼓声中诞生,担当起悬壶济世、救死扶伤的历史使命。她历经辗转搬迁、数次更名(由当时刘震寰领导的渤海新区回民支队3名留守人员和当地乡医共12人,在羊二庄创办大众医院。之后,临时辗转前场、东十街等地。1949年10月迁至关帝庙村,改名为黄骅县人民医院。1961年,迁至现址沈庄村,1989年黄骅撤县置市,更名为黄骅市人民医院)。
如今,经过历代黄医人承前启后、不懈奋进、追求至善,已成为黄骅市规模最大、实力最强,集医疗、预防、康复、保健、教学、急救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二级甲等医院。岁月沧桑,破茧成蝶。以高阳春为院长的院班子团结带领新一代黄医人锐意进取、阔步前行,以建设“沧州东部医疗中心”为目标,以“规范化、标准化、精细化”为主线,大力实施“专科、精品、营销”三大战略,逐步完善“教育、文化、专业架构、技术创新、信息化”五大体系,医院先后成为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、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、天津市武警医院技术协作医院。服务范围北到天津南郊、大港、静海;南至海兴、盐山、孟村;西到沧州市、沧县;东达中捷、南大港、黄骅港。2015年预计门急诊量55万人次,住院量3万人次,手术8000余台,综合实力省内同级医院领先,已经成为渤海新区医疗服务中心。大爱虽无声、岁月终有痕。70年开拓奋进,风雨无阻,发展的脚步留下了浓重的印记。从几间平房、缺医少药的落后条件,到如今拥有12层综合病房大楼、各类高精尖设备、一流技术团队的现代化综合医院,我们不能忘记老前辈们艰苦创业、挥洒青春、无私奉献的精神,是他们为医院的发展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取得今天的成就,也与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、支持密不可分,这是黄医人在创业征途中的不竭动力。
锲而不舍成大器,厚积薄发功自成。医院始终把“技术创新”作为立院之本,不断开拓、精进不止,新技术如雨后春笋、茁壮成长。心脏介入、脑血管介入、腹腔镜、胸腔镜、宫腔镜、间盘镜、气管镜等手术、糖尿病规范治疗、断指断腕再植术、血液透析、钬激光碎石、重度有机磷中毒病人抢救、卒中单元治疗、肿瘤手术及放化疗、哮喘规范治疗、过敏原检测、脊椎手术、全髋关节置换手术、电子内镜治疗检查、快速病理诊断、耳鼻喉、口腔及眼科微创手术等新技术项目相继开展,填补了我市乃至沧州地区的医学空白。护理上全面开展“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”,推行责任整体护理、“五常法”和“5S”管理新模式。医疗、护理团队多次在全省岗位技能竞赛等活动中摘金夺银。发表国家级、省级核心期刊共600余篇,编写医学论著50余部,获省、市级科研成果45项、科技进步奖15项。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医院先后购进了西门子1.5T核磁共振、直线加速器、飞利浦大型C型臂血管造影机、西门子128层螺旋CT、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、西门子DR成像系统、西门子四维彩超、数字胃肠机、眩晕诊疗机、电子胃、肠镜、腹腔镜、胸腔镜、电子手术显微镜、体外碎石机、尿动力检查系统、大容量高压氧舱、眼底成像、激光治疗系统、血液透析机、热疗仪等一大批高精尖医疗设备,为临床提供了多途径和最优化的检查治疗手段,为医学技术提供了巨大支持。为达到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要求,医院投资500余万元,积极开展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的信息系统建设,功能涵盖业务、管理、窗口服务等各个领域。同时,远程诊断、远程教育逐步得以实现,使患者足不出县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知名专家的诊疗服务。医院还建有层流净化手术室、介入导管室、血液透析室、门诊手术室和眼科手术室,总资产达2亿元以上。高超的医疗技术,先进的医学设备得到了京津等大医院同行的认可,检查结果互认,极大减轻了黄骅老百姓长途跋涉、重复检查等就医负担。
志存高远育英才,枝繁叶茂结硕果。医院倾力打造名医、名科品牌,以优秀团队为核心带动学科发展,实现技术、管理、服务并驾齐驱。“你有多大才,我搭多大台”,引进人才、培养人才、用好人才、留住人才,让职工有充分的价值实现感和职业幸福感。严格落实十三项核心制度和“三基三严”培训考核,把学科带头人培养作为重点,鼓励科室负责人、年轻同志走上讲台,达到了展示自我、相互学习、共同提高的目的。以301、协和、安贞等10所上级医院作为人才培养基地,每年选派40余名医护人员进修学习,邀请权威专家授课、坐诊、带教手术等200余次,院班子、中层、优秀骨干轮流到北京大学、青岛千佳医院培训中心等地进行学习培训,一大批既精业务又懂管理的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,医院成为我市医学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摇篮。目前,医院拥有中职以上职工320人,其中高职50人,占到黄骅卫生系统的80%。学习型、管理型、创新型团队激发了创业的能量,近年来医院先后重点发展并分科组建了神经内科、心血管内科、血液肿瘤科、呼吸、内分泌、肾脏内科、神经外科、泌尿外科、胸外科、骨科、妇产科、ICU等科室,学科设置日臻完善,专业架构逐步成型,其中泌尿外科、骨科、肿瘤血液科成为沧州市重点发展学科,是沧州市唯一拥有三个市级重点医学发展学科的县级医院。
医者仁心,大爱无疆。黄医人始终秉承“以人为本,服务社会”之宗旨,践行“厚德、严谨、务实、创新”之院训,以德润医,德艺双馨,公益惠民。多年来,先后开展了“三好一满意”、“修医德、铸医魂、强医能”等一系列活动,成立了患者随访中心,聘请社会监督员,邀请社会志愿者走进医院,不断优化门诊、窗口服务流程,逢重大节日对患者进行慰问,提供贴心便民服务,让住院患者充分感受到家的温馨与关爱,社会满意度达到98%以上。深入开展“学国学、爱医学、净心灵、提境界”活动,让传统美德与职业道德完美融合升华。不断丰富职工文体、党员生活等活动,增强团队向心力和凝聚力。真正承担起公益责任,坚持落实弱势群体优惠减免政策,为危急重、“三无”病人开通“绿色通道”,安排专业技术骨干连续三年开展援疆工作,走进农村、渔村、社区、学校、敬老院开展大型健康义诊和健康科普,走进黄中、信誉楼、中海油、中捷石化集团开展职业病防护和急救知识培训,与黄骅电视台、报社联合推出了公益类健康科普栏目——《百姓健康》,将地方病、常见病、多发病的医疗常识送到千家万户,尽心竭力为社会发展和群众健康保驾护航。与吕桥镇中心卫生院建立了我市首个医疗联合体,发挥黄骅乡村医生培训基地作用,对县域内800余名乡医进行免费规范化培训,基层首诊、双向转诊、分级诊疗、就近就诊的格局正在形成,社会认可、群众信赖成为黄医人最靓丽的品牌!
雄关漫道真如铁 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把成功看成新的起点,这是每一个黄医人奋斗不息的力量之源。改革创新,永不止步!在激烈的竞争中大浪淘沙、破浪前行。作为河北省第一批、国家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,从2012年10月1日全面启动医改工作,实行药品零差率政策,至今让利群众已3600余万元,实现了“群众得实惠、医院得发展、医护得激励”的目标。在县级医院中,率先聘请国内权威医院管理机构孙学勤团队,打造现代“大质控”和绩效管理体系,建立了院级质控委员会和医疗、护理、药学、院感、医学装备、劳动纪律、满意度七大质控小组,全面推行PDCA、品管圈等管理新模式,全面管理、规范管理、科学管理的步伐迈得更加扎实坚定。面对我市快发展、大发展的历史机遇,为更好地满足群众健康需求,提升城市社会功能,从规模、功能、布局等方面综合考虑,市委、市政府着眼未来、关注民生,在新城核心区规划建设一座占地200亩、建筑面积12万平米、设计床位1000张的现代化绿色医院,这不仅为我们实现“沧州东部医疗中心”的目标搭建了平台,更激发了全体黄医人担当使命、开拓进取的激情与活力!
展望未来,我们勇立时代潮头,豪情满怀,不懈奋进!渤海岸边春潮乍起,英雄城市尽展新颜,文明黄骅阔步前进,人民医院绿色发展!历史的责任,机遇的垂青,使命的感召,建设沧州东部医疗中心,我们必将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以增进群众健康为已任,励精图治、开拓进取、奋发有为,努力担当起“人民健康之卫士,社会文明之先锋”的使命,用大爱精神和对医疗事业的执着奉献,谱写生命赞歌,护佑民生健康,铸就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!